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利於健康

這場鬧劇(可惜不是肥皂劇)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幕。經過孜孜不倦的研究,人們找到了飲食與冠心病的關係。他們發現,在幾個心肌梗塞發病率高的國家,人們食用動物脂肪更多一些,就認定他們找到了誘發這種疾病的物質: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將把心臟引向死路。


  對於一向被人們輕視並蔑稱為「戰時黃油」的人造黃油來說,這可是一個好機會。它也一舉從深閨躍向了前台。人造黃油的競爭對手——黃油和動物油成了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代表。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而且它的膽固醇含量也較低(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的稱謂與饑飽無關。它指的是脂肪化學上的結構)。由於製造人造黃油的原料首先是植物油,例如:豆油,棉花籽油,棕櫚油等,與動物脂肪的這點「微小差異」,為人造黃油翻身提供了理由。它很快就被摘掉了「窮人標誌食品」的大帽子,並得到那些富有健康意識的公民的青睞。在醫生的幫助下,它與天然黃油展開了爭奪顧客錢包與信念的艱苦卓絕的戰鬥。「天然黃油還是人造黃油」,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多少家庭因為它吵得不可開交。而在專家眼裡,談到「天然黃油還是人造黃油」時,就等於在說「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


  但是問題並非這麼簡單。在簡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被認定有害於健康時,人們只認為多重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健康。但是隨後,簡單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又重新展現它的魅力,那就是橄欖油。按照以前的定義,橄欖油含有的絕對是不健康的脂肪酸類型,但是現在,研究人員還是大言不慚地建議大家吃橄欖油,就像以前建議大家不要吃含有簡單非飽和脂肪酸的油類時一樣。


  到目前為止,整場戲的發展已經使人們感到困惑了。原本一個世紀以來,黃油在我們的文化氛圍內屬於人們非常喜愛的日常食品。現在它成了一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更多的人們開始轉向人造黃油。儘管那些專家們的思考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相應地提供充足的證據。最終,一位瑞典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他仔細研究了過去的5個「回顧型」或「展望型」實驗。這些實驗的目的都是要找出冠心病與飲食間的關係。通過研究,他發現,那些患有冠心病的病人攝入的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數量與對比組健康人們通過飲食攝入此類物質的數量是一樣的。如果在這點上兩組一樣,那麼說明它並不是導致疾病的原因。戲演到這裡突然發生了逆轉。


  這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宣傳的理論走到了盡頭。但是一切並沒有因此而安靜下來,因為營養學家又給大家推薦了新的脂肪種類。這一次又由另一種脂肪酸類型代表健康了:這就是海魚中含有的、著名的歐米茄3型脂肪酸。這次盛行的除了人造黃油以外,還有數以萬計的各種類型的魚油膠囊。即便缺乏有說服力的國際研究證據,但是有這麼出色的生物化學理論撐腰,誰敢說這東西是沒用的。這可是那些被當作原料的傻乎乎的俾斯麥鯡魚們沒有料到的。
返回列表